产品目录
-
上海翊霈极速报价
-
瑞典ATLAs copco
-
ABB
-
瑞士BAUMER
-
BELIMO
-
B&R
-
BUCHER
-
BURSTER
-
Bihl+Wiedemann
-
coax
-
CONZELLA
-
COGNEX
-
瑞士CONTRINEX
-
DESOUTTER
-
DOLD
-
DI-SORIC
-
DOPAG
-
EUCHNER
-
ETH
-
FIBRO
-
fronius
-
FESTO
-
FAMATEC
-
GEMU
-
GESIPA
-
HEIDENHAIN
-
HAWE
-
HBM
-
HENGSTLER
-
HYDAC
-
JOKAB
-
KUKA
-
kuebler
-
MAHLE
-
德国MOOG
-
MOOG
-
Mahr
-
kistler
-
KOLVER
-
ORTLIEB
-
PARKER
-
PHOENIX
-
PILZ
-
英国RDP
-
ROHM
-
ROEMHELD
-
RECHNER
-
RITTAL
-
SCHUNK
-
SOMMER
-
vahle
-
XECRO
-
walther
-
SICK
-
SUCO
-
puls
-
KELCH
-
MTS
-
德国BEKO贝克欧
-
德国KOBOLD科宝
-
soyer索亚
-
德国SMW夹具
称重传感器的校准检查应如何进行
更新时间:2025-10-10 点击次数:41次
称重传感器的校准检查是确保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,通常需结合专业设备、标准砝码及规范操作流程。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检查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校准前准备
- 环境检查
- 温度与湿度:校准环境温度应稳定在传感器工作范围内(如-10℃~40℃),湿度≤85%RH,避免温度波动或潮湿导致传感器性能变化。
- 振动与干扰:选择无振动、无电磁干扰的场所(如远离电机、变压器等设备),确保称重平台水平稳定。
- 清洁与检查:清理传感器及称重平台表面,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牢固、连接线是否完好,无松动或破损。
- 工具与标准砝码准备
- 标准砝码:选择与传感器量程匹配的标准砝码(如量程100kg的传感器,需准备5kg、10kg、20kg、50kg、100kg砝码),砝码需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。
- 校准仪器:准备高精度数字万用表(用于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)、校准软件(如专用称重仪表)及连接线。
- 辅助工具:水平仪、扳手、螺丝刀等。
二、校准步骤
1. 零点校准(空载校准)
- 操作步骤:
- 接通传感器电源,预热15~30分钟(根据传感器说明书要求)。
- 确保称重平台无任何负载,记录传感器初始输出值(如电压、电流或数字信号)。
- 通过校准软件或仪表调整零点参数,使输出值归零或接近零(误差≤±0.1%FS)。
- 注意事项:
- 零点校准前需确保环境稳定,避免风、气流等干扰。
- 若零点漂移严重(如超过量程的0.5%),需检查传感器是否受潮或损坏。
2. 量程校准(满载校准)
- 操作步骤:
- 在称重平台上均匀放置标准砝码(如量程100kg的传感器,放置100kg砝码)。
- 记录传感器输出值,与标准砝码质量对比,计算误差。
- 通过校准软件调整量程参数,使输出值与标准砝码质量一致(误差≤±0.2%FS)。
- 分段校准(可选):
- 对高精度传感器,可进行分段校准(如25%、50%、75%、100%量程),每段单独调整参数,提高线性度。
- 注意事项:
- 砝码需均匀分布在称重平台中心,避免偏载导致误差。
- 若量程误差超标,需检查传感器是否过载或存在非线性问题。
3. 线性度检查
- 操作步骤:
- 依次放置20%、40%、60%、80%量程的标准砝码,记录每次输出值。
- 绘制输出值与砝码质量的曲线,检查线性度(误差≤±0.3%FS)。
- 问题处理:
- 若线性度差(如曲线弯曲),需更换传感器或调整电路补偿参数。
4. 重复性检查
- 操作步骤:
- 重复3次满载校准(放置100kg砝码),记录每次输出值。
- 计算3次输出值的极差(最大值-最小值),极差应≤±0.1%FS。
- 问题处理:
- 若重复性差(如极差超过允许范围),需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松动或存在干扰。
三、校准后验证
- 动态测试:
- 模拟实际使用场景(如快速加载、卸载),检查传感器响应速度及稳定性。
- 记录动态过程中的输出波动,波动范围应≤±0.5%FS。
- 长期稳定性检查:
- 校准后连续运行24小时,每小时记录一次输出值,检查零点及量程漂移。
- 若24小时内漂移超过允许范围(如零点漂移>0.2%FS),需重新校准或更换传感器。
四、校准记录与报告
- 记录内容:
- 校准日期、环境条件(温度、湿度)、标准砝码信息、校准前/后参数、误差值、校准人员签名。
- 报告生成:
- 编制校准报告,附原始数据、曲线图及结论(如“合格”或“不合格”)。
- 报告需经计量部门或授权人员审核,存档备查。
五、常见问题处理
- 校准不通过:
- 原因:传感器损坏、连接线故障、环境干扰、标准砝码不准确。
- 处理:更换传感器或连接线、改善环境、复检砝码准确性。
- 校准后误差仍大:
- 原因:传感器老化、安装不当、电路板故障。
- 处理:返厂检修或更换传感器、重新调整安装位置。
- 校准软件报错:
- 原因:软件版本不匹配、通信故障。
- 处理:更新软件、检查通信接口(如RS485、CAN总线)。
六、维护建议
- 定期校准:
- 高精度传感器建议每月校准一次,普通传感器每季度校准一次。
- 使用频繁或环境恶劣时,缩短校准周期。
- 防潮防尘:
- 传感器外壳需密封良好,避免水分或灰尘进入导致短路或腐蚀。
- 避免过载:
- 称重平台负载不得超过传感器量程的120%,防止损坏。
上一篇 : DOPAG减压阀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 下一篇 : 堡盟GIM500R系列倾角仪可轻松胜任苛刻环境中的角度测量